从1885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,鼓岭因其景色秀丽、气候宜人,吸引了众多在榕外国人士前来聚居避暑。此间,鼓岭在当地人和大批外来人员的共同开发建设下,成为一个充满“国际范”的避暑胜地,孕育形成了中西交融、独具特色的鼓岭文化。那么,在外国人大量到鼓岭聚居之前,原来的鼓岭又是怎样的呢?
“古岭”
从史料记载来看,应是先有“古岭”之名,再有“鼓岭”之称。鼓岭佛舍岭现存一段宋代大观戊子年(1108年)的摩崖石刻,记录了铺砌石磴路的经过,当时称其为“古岭”。直至1888年,郭柏苍《葭柎草堂集》记录外国人设寨事宜时,亦称之为“古岭”。
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美国传教士毕腓力《鼓岭及其四周概况》及其绘制的《鼓岭手绘图》,以正式出版物记载“鼓岭”之地名。1925年,鼓岭委员会绘制《鼓岭手绘图》,则继续称“鼓岭”。毕腓力等外国人把“古岭”改称为“鼓岭”,可能是鼓岭与鼓山相连,或者是两者中文谐音之故,现已难于考究其改名的动机了。
古村
商周时代,鼓岭西坡就有人类居住。闽越国灭亡时,部分闽越遗民逃亡北峰、鼓岭山区。随着中原士族南迁,鼓岭粱氏先祖、刘氏先祖等也陆续到此定居,逐步形成宜夏、过仑、南洋等村落。
宜夏村现有人口800多人。梁氏先祖于宋天禧三年(1019年)辞官隐居鼓岭宜夏的梁厝,至今已繁衍千年之久。除了梁氏,宜夏村人口较多的还有郭氏等。清风、薄雾、柳杉,是宜夏最负盛名的三大风光特色。尤其是雄伟优美兼具的柳杉,在宜夏村可谓漫山遍野,当地老百姓把柳杉当作风水树,对它顶礼膜拜、祈求福泽。过仑村现有人口700多人,刘姓为主要姓氏。刘氏先祖于明神宗四十七年(1619年)从鼓山湖塘迁居牛头寨琴山厝地里,至今已逾四百年。村民世代辛勤劳作,利用肥沃土壤,适应气候特点,种植了久负盛名的鼓岭“夏萝卜”、“鼓岭番薯”等农产品,深得游客青睐。近年来,利用过仑村集“山水林田湖草”资源于一身的特殊优势,把打造美丽乡村和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机结合起来,古村落焕发了新生机,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。南洋村现有人口100多人。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蓝氏先祖从新店移居南洋村,世代繁衍生息。整个村落地处山谷盆地,周围群山环抱,显得格外静谧淳朴。和其他地方的古村落一样,鼓岭的村庄里也有地方神庙,当地村民称之为“境”,最著名的有柯舍境、庄上境。庄上境供奉着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。据《榕城考古略》记载,在闽越王郢治理冶城期间,长乐的恶豹、鳝溪的恶鳝常常出没伤人,并偷食了不少牲畜。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,郢命白马三郎前往剿灭。白马三郎先到长乐射杀恶豹,然后回军鳝溪除鳝。白马三郎先是射中了恶鳝的喉咙,但是恶鳝用尾巴死死地缠住了白马三郎和他的随行人员,拖入深潭,最终同归于尽。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白马三郎,专门建了庙宇供奉至今。在庄上境,最引人好奇的是境内天井下一块花岗岩石笋状的雕刻,当地村民称之为“蛇角”。这是福州地区已发现仅存的石笋,在福建省内也属罕见。庄上境的石笋,可能是闽越族民蛇崇拜的遗存,也可能是原始部落生殖崇拜的产物。那么,这“蛇角”是刻制后安置在这里的,还是这里原本有一块花岗岩就地刻成?有待破解!鼓岭过仑村大坪顶东侧有处牛头寨。因山顶悬崖绝壁处有一块酷似牛头的“牛头崖”,大家将边上的古寨称之为“牛头寨”。牛头寨地势险要,寨旁崖壁如削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明嘉靖年间,倭寇屡次从连江沿石磴路进攻福州。戚继光率兵平定倭寇时,在牛头崖附近建寨,以防御倭寇进犯。抗日战争期间,时任海军马尾要塞司令、闽江江防司令李世甲率辖下的海军陆战队在鼓岭的岭头门、牛头寨至宦溪镇降虎寨一带抗击日军进犯。后来,牛头寨遭到了破坏。2002年重修寨门,整修倒塌部分寨城。寨墙用块石叠砌,长136米、厚1.7米、高2一3米。游客登临此处,依旧能穿越历史,领略当年英雄们抗击侵略、保家卫国的风采。
鼓岭历史悠久,勤劳淳朴的鼓岭人祖祖辈辈在此安居乐业,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。百年前,随着一批外国人士的上山聚居,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,又给鼓岭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。
鼓岭的文化是多层次的
鼓岭的魅力是独特的
鼓岭的故事是听不完的
期待大家一起来不断探寻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