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都镇山 清心福地 | 鼓山摩崖石刻之“最”
时间:2022-07-12 12:52
 鼓山,是闽都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。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,触动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。他们以山石为纸,凿锤为笔,在天地间挥洒诗情画意,留下了一批富有艺术价值的摩崖石刻。从北宋至今,历代文人墨客在绝顶峰、灵源洞、达摩十八景等处,留下摩崖石刻总数712段,其中现存石刻653段,佚刻59段。这些摩崖石刻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精品众多,堪称“完整的书法石刻艺术宝库”,被誉为中国的“东南碑林”,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
游客在登山揽胜、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,还可循着文人墨客的足迹,品读鼓山的历史故事、文化积淀,与先贤来一场心灵的对话,这更是一份独特的享受。今天,我们就选择其中几幅代表性的作品,和大家一起品读品读吧。



最早的摩崖石刻

 

鼓山现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,是宋庆历六年(1046年)蔡襄游览鼓山的题字,文:“邵去华、苏才翁、郭世济、蔡君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”,整幅石刻高310厘米、宽190厘米, 共24个字,分列4 行,每行6字,字径40厘米,楷书,刻在灵源洞前左侧道旁岩壁上。



这幅摩崖石刻记载了当时蔡襄陪同朋友:福建水陆计度转运使邵去华、福建提刑观察使苏才翁、福建武臣提刑郭世济,四人同游鼓山的情景。

 

第一位,“邵去华”,去华是字,大名叫邵饰。他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的进士。邵去华和蔡襄的缘分源于邵去华入闽任职起。到福州之后任“福州福清尉”,后来他辗转过很多地方,都颇受百姓喜爱。爬鼓山那年,他正在做福建转运使。《鼓山志》里头记录过他的一首诗《宿鼓山寺》:“玉磬声流夜阗寥,天风吹送海门涛。鹤来松顶云归后,人倚阑干月正高。这首诗生动描绘了鼓山的美丽夜景及诗人夜宿山寺的闲适意境。

第二位,“苏才翁”,就是苏舜元,1046年任福建路提点刑狱监司。福州的十二口“苏公井”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清林枫的《榕城考古略》,记载了十二口“苏公井”的地理位置:“苏公井,宋提刑苏舜元所凿,凡十二井,皆在城内,俗称苏公井......”今天到南后街,还可以看到玻璃罩子围起来的“泔液境”,那是福州人用来纪念苏舜元这位好官的。



第三位,“郭承规”,字世济。《三山志》记载他是“同提刑,供备库副使”。北宋的提刑官,基本都得先有知州资历。这个职务,一定比蔡襄的“知州”大。蔡襄面对三位资历比自己深、年龄比自己大的朋友,题刻时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
单字最大的摩崖石刻

 

在灵源洞前的蹴鳌桥下,靠西山壁上藏着一个巨大的“寿”字。旁署名“晦翁”两小字,后人根据署名认为系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所书。该石刻为楷书,字高4.15米,宽3.05米,刚劲敦厚,是鼓山单字最大的摩崖石刻,同时也是福建省内少见的大字摩崖石刻之一。


相传,朱熹在福州地区写有“福、寿、康、宁四个大字。,在乌山;寿,在鼓山;,在长乐; ,在福清。其中“寿” 字最大也最出名,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,被视为福州的文化瑰宝。因“寿”字藏在蹴鳌桥下的岩壁上,不易被发现,“藏寿”谐音“长寿”,寓意美好。


规模最大的佛名摩崖石刻

 

达摩洞十八景是典型岩洞地貌景观。早在唐代建中年间,灵峤法师初入山时,曾在达摩洞面壁诵经。时至清代,涌泉寺第96代住持道霈法师,带领山上众僧,在十八景佛窟镌刻了88佛名,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佛名摩崖石刻。




如此大规模的佛名摩崖,在全国极为罕见,是鼓山石刻的瑰宝之一,也是福州最大的摩崖石刻。在石壁右上方,有道霈法师书写的“佛窟”两个大字。




题者年龄最小的摩崖石刻

 

在登山古道上的更衣亭东侧南向,有这么一幅楷书诗刻:摄屐来时草木新,看山宜我少年人。流泉声与闲云意,教诲灵源晚问津。民国丁卯年孟春,余初度来游,登眺间宛然身在泰华,因赋一诗藉留鸿爪云尔。三溪十龄童潘焘志于鼓山。

 

这方石刻来自一个十岁的孩子,他叫潘焘,是鼓山摩崖石刻中题者年龄最小的。文中“三溪”指福州长乐江田镇三溪村,因潼溪、南溪、北溪汇集于此而得名,以其山水交融、景观奇秀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前去游览,也留下了不少摩崖石刻。可谓“文山秀水孕灵童”,来自人杰地灵三溪村的潘焘登游鼓山,将鼓山所见、所闻、所感镌刻于苍崖之上,令后人不禁赞叹其笔力与才气。



关于鼓山摩崖石刻更多的背后故事,我们将继续探究。敬请期待!



来源:福州市鼓岭管委会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政策文件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