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蕨,叫“鼓岭”
时间:2024-04-11 09:59
 蕨类植物,我们都熟悉的,谁会不认识几种蕨草呢?从小到大,或者在乡村,或者在城市,墙角、屋檐,山间、沟谷,平常人能看见这种植物的地方,真是很多。有点文化根底的人,还会知道几句咏蕨的诗词吧,比如“篁竹荒茅五亩余,生涯山蕨与泉鱼”。

  记得小时候,早春芽叶萌发,我跟着妈妈上山采野菜,蕨菜是北国之春里的珍稀野菜。那些挎着杏条筐早早搜寻山野菜的妇女们,看见一片蕨菜出现,都会喜不自禁。蕨菜被看作山野菜之王,家家爱吃,不但当成口福,还叫蕨菜是长寿菜,有药用价值,所以春天采蕨菜是一大乐事。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,初见刚伸出地面的蕨菜,觉得好玩,不像大人那样立马采摘,会折断几根拿在手中玩,它很像握着的小拳头,憨憨可爱。长大后到过一些地方,听过蕨菜也被称作“小儿拳”或“拳菜”的,觉得很贴切。

  今年三月底,我去鼓岭小住几天。每天晃荡在山坡上,这个时候也有刚破土而出的“小儿拳”。我在南方生活后,几乎没看到人家采蕨菜吃的,就连菜市场上也极少见有卖蕨菜的,可见南方青菜太多了,根本不会太拿山野菜当回事。满山遍野的葱茏之绿,蕨菜也在其中,只是被当作山野杂草罢了。

  鼓岭上,蕨草非常多,走到哪里都能看到。我问当地人:“蕨类植物是不是鼓岭上最多?”有人随口说道:“多的是!”有心人则告诉我,这里蕨有几百种呢。科普一下,蕨类植物两亿年前就生长在地球上,比恐龙还早,也是恐龙的食物。存在了这么长久的植物,生命力之强不言而喻。确实,鼓岭上的蕨形态各异,种类繁多,成为鼓岭一景,就像绣球花在鼓岭一样可以引人瞩目。然而,啥东西习以为常了,便不觉得珍贵。尽管成片成群的蕨草在你眼前出现,迎风摇曳,煞是好看,但是,如果你一点儿都不敏感了,甚至视而不见,你又能说出多少蕨的美妙和奥秘呢?

我客居的民宿叫“岚筑”,距离著名的“柳杉王”,三两分钟就能走到。岚筑的主人刘先生饭后把我带到一丛蕨草前,问我见过这样的蕨吗?初看我没察觉出来有啥特殊。刘先生就蹲在那里,耐心地把蕨草的叶子用手掌仔细托着,让我认真看蕨草的细微:叶片的态势啊,叶尖的形状啊等等。经他这么一说,我才发现蕨类之间的差异性。这时,刘先生手指给我看一个指示牌,上面有这样的大字:“这个蕨名叫鼓岭”。大字下面是四五行小字,清晰地写明了这种蕨类何以英文名字是“Kuliang”——尽人皆知的“鼓岭”英译写法。我像个傻瓜一样,一个劲儿问:“真的吗?真的吗?”

  刘先生一字一句读出牌上的小字:“这蕨最先端的叶片比其他叶片来得更长,像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,它的学名叫‘鼓岭渐长毛蕨’,又称细柄毛蕨,金星蕨科,毛蕨属,学名:Cyclosorusacuminatus(Houttuyn)Nakaivar,KuliangensisChing。注意到了鼓岭与Kuliang吗?一百多年前植物学家发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,但在鼓岭上漫山遍野的美丽蕨类,于是就用鼓岭进行了命名。”刘先生缓慢读完了,我瞬间觉得长了学问!对童年以来司空见惯的蕨类,一下子产生了新奇感,于是我忍不住向刘先生求教。

看到了岚筑藏着一个“蕨园”——哇,好多种蕨草,各自单独被养育在一个大碗里,每个大碗的蕨草上方都配有一个说明文字的塑料展板,上面标示了这种蕨的名称,还有生长特点及形状形态的详细描写,连叶片和叶脉、根茎的样式也加以科学性质的明示。这个蕨园简直就是一个蕨类教学基地了,如果中小学生们来参观,一定会收获一堂满满的蕨类植物生物知识。这还不够,蕨园里还挂上了“蕨之诗”“蕨之典”“蕨之箱”“蕨之狂”“蕨之谷”“蕨之国”六个板块的详解,把蕨文化和蕨传奇一网打尽,文艺性和故事性兼具,趣味盎然,让人啧啧称奇,这实在突破了我的常识框框,只能用心学习了。我马上进入考察蕨类的境界,一一辨认每一种蕨的生长的独特风姿。当天傍晚,我不惜力气到岚筑山底下寻找新生发的蕨草,这时候看蕨草的眼光大变,不再是寻常之物,而是因为“鼓岭”这个美好的名字,倍加珍惜了。

  鼓岭上有百年老别墅的洋文化风采,也有柱里和山间各处的大自然风光,清风、清雾和柳杉成行等鼓岭特色,十多年来已成为福州文旅网红打卡之地。现在,由于蕨类,我更增添了一个看鼓岭的极好兴致——欣赏千姿百态的蕨类植物,尤其是叫“鼓岭”的蕨。

  少年时代我对蕨菜的感情大多是宋人黄庭坚那样的需求,“渴饮南山雾,饮食西山蕨”,或者跟村居人一样为果腹着想。即使成年后,山蕨和泉鱼的畅想,也逃不过生存之念。不过,从今往后,我对蕨类扩大了审美想象力,就把蕨草当作百合花或鸢尾花来欣赏,称其为“风雅颂”吧。

来源:福州日报 @作者|小山

来源: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政策文件
相关链接